助残进行时: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!
2021-11-0309:54:43来源:北青网综合
《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》昨天正式施行,其中明确提出,视力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。近期,栏目记者就跟随一位视障人士,一起体验携带导盲犬是否畅通出行。
周彤是一位视障人士,每天早上,她都要搭乘地铁和公交车前往大兴的一家单位上班,而陪伴她出行的还有一只乖巧的导盲犬——小杰。
上下扶梯、取票进站、搭乘电梯、判断乘车方向、引导主人前往车门处,这些对于导盲犬小杰来说,早已驾轻就熟。当天,周彤从进站到上车也都非常顺利,并没有因为携带导盲犬遇到阻拦。
进入地铁车厢,小杰按照主人的指令,趴在规定的区域内一动不动,丝毫没有影响周围的乘客。出于好奇,很多乘客还拿出手机,给小杰拍照留念。
到达地铁新宫站后,周彤要从这里下车,再换乘公交车前往大兴西红门附近的办公地点。那么,带着小杰周彤能否顺利乘坐公交车呢?
带着小杰,周彤顺利上了公交车,并在乘务员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座位,没有遇到不让上车的情况。周彤告诉记者,早些年想带着小杰乘公交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随着大家认知的提高,以及对视障人群的关注,如今周彤带着导盲犬乘车已不再是一件难题。
一个多小时的上班路,周彤带着小杰十分顺利,并未遇到任何阻拦。不过,记者注意到,从公交站出来到公司这短短的几百米路程,周彤却遇到了一些问题。
盲道上突然出现的共享单车,道路施工将盲道阻断,人行横道上停满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摩托车,着实给周彤带来不小的麻烦,好在导盲犬小杰将难题一一化解。
周女士上班的地方在这栋大厦的五楼,由于电梯内的摁键缺少盲文与语音提示,周女士需要经常询问同乘人员才知道到达的楼层。
周彤说,小杰已经陪伴了她六年的时间。有了小杰的引领,让她可以走出家门、融入社会。如今,大家对残障人士的关心也让日常的生活变得更加顺畅。不过,个别场所还是会拒绝导盲犬进入,采访当天中午,当周彤和同事来到一家餐馆就餐时,就被拒之门外。
11月1日起施行的《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》中明确规定:视力残疾人持相关证件可以携带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。随着条例的实施,相信会让更多像周彤这样的视障人士少一些烦恼,多一些便利。
记者:薛东阳 摄像:张悦 来源:法治进行时